古人云:盛世修志,望族修谱;树发千枝,起于一本;水流万脉,总是同源。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地方之有志。史以记实事,谱以序昭穆!国有史,而知成败兴衰,人文肇始;家之有谱,方晓身之所来,情之所系。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中国人从古到今对家谱都尤为重视。
吾族张氏,历来重视家族传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族中先贤曾创修家谱,谱稿已成,即将刊印之时,抗战爆发,憾未刊行。新中国建立后,又曾于1963年由十一世徳化公于原谱稿增录,彼时四清运动又起,谱稿被抄,连同原族人所供奉之祖先牌位亦被收缴一空。两次修谱皆因社会时局而功败垂成,实为憾事。
2021年三月组建了以十三世其水公为会长,十二世应武公、乃水公为总顾问的修谱委员会。因原先谱稿缺失导致很多先祖名讳失考,世系不清,修谱工作举步维艰。幸吾族二世祖宝公墓前有前清乾隆五十八年所立墓碑,因年代久远等原因,碑身已破损为三大块,部分字迹模糊不清。吾与族叔祖乃水公,族叔其水、其伟,族兄正好,多次前往辨识抄录碑文,终于把碑文辨识正确并抄录下来。后据此碑文信息寻找吾族张氏信息。先于公元2021年八月15日寻得七世祖大同公迁鳯陽县城崔妃巷后,后人所供奉纸质牌位一份,与宝公碑文名讳一致,至此世系清明。两月后10月21日又从合肥寻得吾族张氏世系图一份,由七世祖大同公后裔——十一世徳化公于一九六三后四清运动时,预感谱稿会被抄。根据谱稿于白布之上抄录整个八张家族一至十一世男丁名讳及配偶姓氏。所录名讳三份,此为其一,幸得存世。至此八张家族重修族谱世系完整清晰,后据此整理,族谱于2022年壬寅仲秋定稿,2023年癸卯岁初刊印完成。至此,重修族谱工作大功告成。
本次重修谱共刊印族谱90套,每套6卷分8册装订。以千字文前90字为领谱字号。本谱除了预备祠堂供谱一套,族长收谱一套随族长变动,四世宗字辈公谱5套,族人藏谱外,还往各大图书馆等家谱收藏机构处惠存若12套。以有利于家谱长久保存,及我族外迁族人寻根查询。
十四世孙 正明 沐手撰